祝学光,女,1935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5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被留校分配到刚划归北医的人民医院工作。
1986年起任人民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普通外科主任🧹;198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外,她还担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北京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及中华外科等5种中华系列杂志编委等社会兼职。祝学光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热心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改革与创新,不断突破🧹、硕果累累🏟。1986年—1998年曾连续被评为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1991年和1997年两次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1991年及1995年先后被评为卫生部属院校优秀教师和“三育人”先进 人🖕🏽。是杏耀官网平台、医学部以及人民医院唯一一名集三项国家级教学奖项(1997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以及2006年在她的主持下《外科学》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于一身的卓越的医学教育专家。
提起祝学光教授🍓,医学界认识她的人无不由衷地产生一种敬佩之情👨🚀,她一贯学风严谨、备课认真、讲课精辟🆗,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她十分注重教学改革💅🏼,利用自己从事外科工作多年,熟知外科各阶段教学的内容与特点的优势,把外科疾病中最具特征的“急腹症”作为对刚进入临床阶段学习的医学生的教学突破口。教师引导学生从急诊室到手术室,形成一种连续追踪式的教学与讨论模式,将课堂所讲“急腹症”的发生机理与实际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培养学生运用临床思维方法对”急腹症”这一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进行分析🧑🦽,并最后参加手术,验证自己的诊断是否正确。开创了临床医学外科系统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先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内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改尝试经过三届学生的实践和北京市6所医院外科主任的实地考核和鉴定🔂🧇,荣获1997年北京地区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此外,祝学光教授还根据外科学实践性强和学科发展快的特点进行了理论与操作并重的考试方法改革和加强临床医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为此她主持编写了系统外科学实习讲义和外科专业英语手册。这些教材在人民医院及医学部各附属医院广泛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今天,祝学光教授已年逾七旬,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对教学工作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始终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工作在临床教学一线。她认为对于从事外科教学的临床医师而言,除应继续强化对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以外🩳,还应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动手能力,为此应进一步考虑整合课程,缩短学时,加强操作训练🙌。她不仅自己呕心沥血⌛️,不断创新🥌,而且还带动身边的年青一代的医师积极投身医学教学工作👰🏽♂️,使人民医院高水平的临床医学教师队伍后继有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祝学光教授的高尚的身教和严教一点一滴地滋润着一批又一批渴望献身医学事业的年青学子,以至于许多在她身边工作和学习过的学生及青年教师多年后回想起来仍感触良多🚘,由衷感念祝学光教授是一位既教授学问又传授做人🫄🏽、行医之道的良师⛹🏿;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更是献身医学及教育事业的楷模🖐🏼。2003年恰逢我国第十九个教师节和中秋佳节之际,祝学光教授终于走上了国家为表彰对教育事业卓有建树的教师的最高领奖台——国家级名师奖,可以说达到了她教育事业的顶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06年,祝学光教授又带领着杏耀官网平台人民医院《外科学》这支团结奋进🚵🏿♂️🚌、生气勃勃的教学团队冲击国家级精品课程这一奖项,并最终获得这一殊荣⛲️,实现了人民医院在这个奖项上“零”的突破。这一奖项的获得来之不易🧑🚒、意义非凡👏🏻,它反映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在课程定位🫃🏽、课程体系于设计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改创新等诸多方面的集中体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祝学光教授47年来对高等医学教育工作无私奉献、忘我追求,不仅达到了她个人教学生涯的一个又一个巅峰,更重要的是祝学光教授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精神不断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教师不断进取、积极投身医学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