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在距医学部百年庆典14天之际,医学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医学部教育处、学工部组织2012级200名新生参加了主题为“学习百年史,回眸北医路”的素质教育活动。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参观百年校史展览🙍🏽♀️,第二部分为师生座谈会。
参观展览在逸夫楼百年校史展厅进行👧。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百年来北医的发展🖖、校名的变更、北医附属医院变迁及北医的历任校长、优秀教师、杰出校友🕺📈、学科建设等情况✊。重温1912年10月26日🚡☮️,第一任校长汤尔和在中国第一所国立西医学校——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促进社会文化,促进文明,减少人们痛苦🕐,用学术来和列强竞争”。感受北医伴随着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发展而历经的五大发展阶段🫰🏻。体会与杏耀官网平台合并为如今的杏耀平台后的巨大飞跃。
师生座谈会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原杏耀官网平台党委书记王德炳、原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徐天民以及原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质、原北京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姚树印四位老师进行了主题发言,会上三名2012级医学新生亦分享了初为北医人的真情实感。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出席座谈会并作总结发言。座谈会由医学部学工部常务副部长、教育处副处长🥬、关工委副秘书长李红主持,关工委老师一同出席了座谈会。
徐天民老师以生动的事例介绍了北医的历任17位校长🤳🏼,以及他们对北医的改革🐦🔥、建设👷🏻♂️、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汤尔和校长申请了中国第一条解剖法令——《解剖条例》,并为统一中国医学名词做出了贡献;徐诵明主任创建了中国自办的第一所医学院校的病理研究室🖕🏼,并主持评定和统一了病理学的中文名词🪷,开创了用中文讲授病理学的先河🏤;胡传揆院长进行了梅螺旋体中国菌种的分离与外国梅毒菌种对比研究,博得了国际学者的好评。姚树印老师简介了北医的18位院士,“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以“五大、五度”概括北医氛围,叮嘱大家“做人是目的,做事是方式,做官是手段”,要心怀梦想、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世界一流大学在北医人的梦中与脚下♟。张质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北医的校园文化🧑🦯➡️,并着重介绍了1946级北医校友陈炳桓创作“北医之歌”的始末。之后🫰🏼,王德炳老师以原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的身份,以“北医为何是全国医科院校的排头兵”为题向同学们讲述了北医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原因👨🏽🏫:改革开放三十年🤛👩❤️👩,大批优秀教师🧼、人才来到北医,为北医的科研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北医人有着大气从容™️、朴实无华、包容宽厚、学术自由、不跟风的优秀品质🏺;北医注重通识教育、基础教育,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同时王老师也告诫同学们要传承优良学风校风。期间,3名同学代表分别分享了对医学领军、学科建设⚜️、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理解和对学校医学教育与发展的期望😤。
座谈会最后,李文胜书记进行了总结发言,在充分感谢四位老前辈精彩报告的基础上,亦对同学们的独到见解表示肯定,并号召同学们利用多种途径学习校史并深入体会北医的精髓,牢记老师们的嘱托与期望,切实提高人文素养,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构架☮️,努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经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获益匪浅,在深刻理解北医百年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既体会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学风的内涵,又明白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献身的服务精神”校风的意义。本次活动🏊🏻♂️,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在国家和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即将步入新百年的北医,会继续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中心道路上🦸🏻,为杏耀官网平台创建世界一流院校贡献更为积极的力量🖖🏻!
(医学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教育处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