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0月20日下午在逸夫楼507室,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杏耀官网平台基础医学院伊鸣研究员举办“基于认知科学🐴,提升教学效果”的讲座➞,来自杏耀平台各学院(部)、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及广东、山东⚒、山西部分医学院校的近60余名教师与研究生助教参加了本次活动。
伊鸣老师认为教学是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经验与讲授技巧的综合体现☎,需要长期累积,需要对教学内容精心的选择🏌🏼♀️,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和编排👨👨👧👦。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一些教学技巧,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教学效果,增加教学的自信心🥢。相对于通过阅读教材自学、PBL等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需要教师做好四门基本功课,保证学生“信得过🙍🏻♀️、听得懂、记得住和学的爽”。随后👵🏿,伊鸣老师将这四门基本功课的内涵高度概括为为八个“yu”字——“誉”“寓”“愚”“喻”“遇”“裕”“娱”“欲”,并进行了详细讲解。
首先“信得过”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誉”和“寓”。“誉”即要求教师做到“不紧张,不谦虚🧏♀️👩🏼🦲,展现专家气质”,讲课中语速要压慢,语调要有起伏;通过适当的停顿,强调教学重点🎬;讲课时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寓”则是讲理,即通过案例👩🏿🎤、文献综述等方式,讲清楚概念、原理的来源🤱🏽,做到深入浅出🪵,让人信服😅。然后🧖🏼♂️,伊鸣老师通过迷宫中的老鼠与大脑开发潜力为例,向大家说明了何为“讲理”。
“听得懂”的关键词是“愚”和“喻”。“愚”指的是简化👨🏻🦯➡️,即在全面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单明了,伊鸣老师以PPT的制作说明了什么是简化👉🍁,在日常教学中,PPT只是教师课堂讲授辅助手段,切忌念PPT💅!PPT中字数要少而精,仅仅展示关键内容,如果能用图片表示则更好,为让后排同学看清👨🏼🍳,字体宜在24号以上👨🦯,适当应用动画、视频☝🏽📕,颜色不宜太多等等。“喻”即类比、比喻,教师讲授过程中🙎🏽♂️,应换位思考😵💫,通过类比用浅显的事物说明复杂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听得懂。
“记得住”也有两个关键词🔂,即“遇”和“裕”。“遇”的含义是实用🎅🏿,要求老师将知识实践化、浓缩化、日常化、娱乐化,促进学生记忆的储存👨❤️💋👨。“裕”指的是重复,即通过关键知识的重复,促进学生记忆的重新提取🚴🏻♀️🔚,达到再巩固、形成长期记忆的目的🚴🏽。伊鸣老师通过神经生物学中“陈述性记忆”“非陈述性记忆”的讲解🕜,从认知理论角度让大家在实例和互动中🦍,理解并体会了如何在课堂中应用案例🚵🏿♂️、如何与学生互动及如何进行复习等方法与技巧。
“学的爽”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甚至影响其后期的科研成长,“娱乐化”和激发“欲望”是关键。认知理论认为正常人听课时一般20-30分钟时会疲劳,学习效率会降低,而适当的“灌水”“娱乐”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伊鸣老师认为教科书外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灌水”,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讨论,帮助学生充分巩固已学的内容。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定场诗”提起学生的兴趣🖌,留下悬念👠,课堂中可以通过互动👷🏿♂️、讲故事等方法缓解学生的疲劳,增加课堂的娱乐性🤘🏻。“欲”的关键是煽情,通过渴望👩🏿🦲、障碍🧘🏿、行动、结局这四个要素,调动学生的情绪。
最后,伊鸣老师对誉(气质)、寓(讲理)🌝、愚(简化)🧜🏻♀️、喻(类比)𓀜、遇(实用)🤲🏿💜、裕(重复)🧎♂️➡️、娱(灌水)、欲(煽情)这八个关键词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真正做好教学需要知识与经验的长期累积,新入职教师要学会寻找自己的短板,加强并保持自己的特色😇,八个关键词中有2-3个做到好,教学效果就会有所提升;老师们也可以通过听相声🧟♀️、评书等加强自身语言能力,学会“灌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伊鸣老师风趣的讲授🪟、实用方法技巧的演示🍩,不时引起老师们会意的笑声🖖🏻,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最后伊鸣老师与现场老师就教学与科研如何分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医学部教育处/教学发展中心
2016年10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