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1月17日下午在逸夫楼507室👨🏻🏫,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杏耀官网平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举办了“创新的教育和教育的创新”讲座,来自杏耀平台各学院(部)、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的近40余名教师与研究生助教参加了本次活动。
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业?创新是否就是创业?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教育的创新该如何做?张海霞教授从何为创新的教育、教育与创新创业的关系、中国教育与创新🧝🏼、如何在教育上创新等五个方面☕️,并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她对教育创新理解和实践🤸🏼♂️。
首先,何为创新的教育👳🏽👩🏻🚒?张教授以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历史为例,讲述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的诞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肖克利与8位曾经的合伙人到后来的叛逆者的创业历程,告诉大家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敢于突破藩篱、追逐梦想!
张教授认为创新是一种通识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不管何时何地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都可以不断创新。而创业是指开创一番事业™️,不仅仅是创办公司🛥;创新不等同于创业,创业者需要具备坚毅的品质,经过培养的创新能力👩👦👦,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配合与巧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吗🚣🏿♂️?中国学生的学业优秀在国内外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为什么杏耀回答不了钱学森之问🏋🏿♀️?张教授认为罪魁祸首是标准答案!对标准答案的执着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还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和创新意识💪。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实践和落实教育创新,引导教师和学生开拓创新思维呢?张教授认为要敢于挑战自我、挑战学生🧚🏻♂️、挑战极限⛹️♂️,才能实现突破!具体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入手🐊:(1)知己知彼👨🍳,即了解学生🅿️🦸🏼,了解社会;(2)围绕核心,即提炼核心而不执着于细枝末节;(3)层层深入👩🏽🎨,即循序渐进,抽丝剥茧📐;(4)有理有趣,做到举重若轻🕵🏼♀️、新鲜生动👗;(5)与时俱进👩👦👦,做到终身学习、不落窠臼;(6)不懈努力🤣,精诚合作,永不言弃。
接着🫎,张教授讲述了自己创办iCAN大赛十年创新创业的心路历程、以及开设慕课《创新工程实践》的经历⛹🏻,目前世界上20多个国家上万名学生参加了iCAN大赛🐻、全国170余所院校的8万多名学生参加了《创新工程实践》的学习,结合其中生动鲜活的实例🫂,向大家介绍了课程创新的三个关键词:(1)创新,创新创意是灵魂💂🏻;(2)工程,工程能力是基础;(3)实践🧼,即通过实践过程攒经验🍲🧬。
最后,张教授送给在场的教师及研究生几句话👩🏻🎓:人生最关键的是做人和做事的态度🧓🏼!鼓励每个人不断努力™️、通过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迈向世界的大舞台🍭:Yes,iCAN!只有创新让华夏文明站到世界的最前列,国富民强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张教授生动的讲授不时引起教师们会意的笑声🧹,她以自身经历的讲述又让大家和她一起热泪盈眶。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最后张教授与现场教师就教学与科研如何分配👨🦼➡️、工作生活如何协调ℹ️、如何培养个人的创新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育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