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医学生交流活动”始自2010年,活动旨在加强两岸医学生的交流、沟通,以及思想上的碰撞,以期增进两岸未来医学人才的相互了解和认同。2012年4月1日至4月8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医学生交流活动在京进行✌🏽,为期8天👩🏼✈️。医学部近70位志愿者负责承担阳明大学、台湾大学医学院、中国医药大学70余位师生的接待工作。本届活动以两岸医学生论坛作为主线和亮点💆🏼,通过趣味运动会、包饺子比赛等特色活动加深两岸学生的友谊🧩,取得了良好反响。
论 坛 篇
4月2日上午第三届海峡两岸医学生交流活动暨论坛开幕式在医学部召开,柯杨常务副校长、副主任就两岸医学教育所做的主旨发言正式为本次论坛活动拉开了帷幕🥃。随后的两天由4个论坛内容组成,两岸医学生就医学人文关怀、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传统医学教育与PBL教学组成三个分论坛,分别进行了初窥🕐、名师面对面、实践活动🧑🔬、总结与分享等四个环节层层递进的讨论与分享。
在初窥环节🚸,各分论坛两岸各校学生代表交流感受🏊🏿♂️、分享各校在教学、社团活动等方面的特色及经验,进行初步的观点和想法上的碰撞;
名师面对面环节中,公教部主任张大庆、社会学博士后、医学博士王红漫、医学部主任助理👺🥏、教育处处长王维民三位老师分别进入三个分论坛🧑🏿💻,与同学们进行了零距离的沟通并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引发各分论坛同学更为深入的思考;
在实践环节中👨🏻🏭🪦,同学们或参观解剖楼陈列室🖕🏿、或参访临床教学医院、或至社区参与阳光爱心诊所的义诊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认识与理解🙇🏿♂️;
经过三次分论坛活动的酝酿,4月4日的论坛闭幕式上,各组代表分享了三个分论坛的讨论成果,通过提出两岸医学教育在特定方面的特点与异同🌏,相互学习借鉴,以期能对于现行的医学教育体系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最后,阳明大学校长粱赓义和医学部副主任王宪分别进行了论坛点评和总结,对于两岸同学的论坛交流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并鼓励同学们今后不断拓宽交流平台🧘🏻、增加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趣 味 篇
第三届海峡两岸医学生交流活动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4月4日下午的趣味运动会中既有竞技性较强的羽毛球🍞、跳绳、投篮比赛等项目,又有合作性丰富的拔河、踢毽子📻、扔沙包等活动。欢乐的竞技不断🧖🏽♂️,汗水与欢声不息。同学们既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李文胜书记和阳明大学的梁校长也饶有兴致的参与了投篮比赛和扔沙包等项目,各校师生的友谊在比赛中升华🧔、绽放🔮。
4月4日晚的包饺子比赛中,全体师生相互配合🕺、乐作一团😾,一扫趣味运动会中的疲惫。有的和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饺子👩🏻⚖️🤲🏻,每个人都乐在其中🔩。虽然慌乱🖕,但是各组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饺子端上桌才发现各式各样的均有,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品尝的兴致。在阳明大学梁校长和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的领唱下,德园餐厅变成了歌声的海洋。
感 动 篇
4月1日晚的欢迎晚宴上,阳明大学的一位随行同学拿出了珍藏了多年的𓀌、已经略有残破的名片盒🙂↕️,里面装满了自2007年医学部第一次与阳明大学交流至今获赠的所有名片🤒,只因为珍贵;
医学部一位参与过2007年访问阳明大学的即将毕业的同学,义不容辞的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只因要在即将离开医学部前最后为母校、为两岸医学生交流做一些事情🚣🏼♂️;
医学部志愿者团队中有一批同学,每每在别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参与各种活动的时候默默离场,只因他们要赶去台湾同学住宿的酒店为他们准备富有京味儿特色的稻香村糕点及第二天的温馨提示牌🦉;
欢迎晚宴上,每位同学在拿到胸牌的同时都获得了一把钥匙或一把锁🧑🏽🦰,大家需要在8天的交流时间中找到可以开锁的同伴🎚。
活动策划组的初衷本是增进两岸同学的相互沟通🕵🏻♀️,却无意间促就了每天都在上演的感人而又惊喜的一幕幕🙍🏼♀️。
8天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医学生交流活动结束了,但是两岸师生之间的情意却仍在延续。各校工作会上,两岸老师从如何使交流活动做得更为深入、持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磋商,旨在让每位参与交流活动的同学能够有更大的收获。希望借由海峡两岸医学生交流活动的平台,两岸师生的友谊能够地久天长。
(医学部教育处 学工部)
|